close

     

導演:李滄東

 

  主角的人生是越來越失落,而隨著越往以前回憶,卻是越來越美好,而矛盾也因此而產生。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條件之一,便是主角從開頭到結尾要有巨大的轉變,薄荷糖的主角非常符合這條件,但諷刺的卻是,當觀眾覺得主角越來越美好時,事實上卻是主角越年輕的時候。而觀眾也了解,真正的主角最後是選擇了自殺。

 

        主角一切的墮落來自內心的衝擊,這個就衝擊就是當他在光州事件時,不小心錯殺了女學生,而他一開始還不小心把女學生誤認為初念情人,因此內心更百感交集,而從這舉動也可以看出主角本身就有暴力行為,而且發怒時會失去理智。

 

        電影的敘事大多是一直線進行,薄荷糖是一直線退後,雖然主角最後是以自殺作為結尾,但我們在看完電影後並沒有感到自殺的殘忍感,我們只會感受到人生無常,有些事也是難以選擇的,而選擇錯誤就會無法再重來,這就是這部影片要傳達的訊息,有好幾次主角其實都可以挽回初戀情人,但不止錯過了,而且還越來越無法挽回。

        人生就像薄荷糖一樣,只有一開始是清爽涼快的,而到最後味道只會越來越淡,越來越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 的頭像
    V...

    V先生的 《 電影筆記 》

    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