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導演:黃信堯  上映日期:2017

 

這部片的笑點如預期的一般,可以讓觀眾從頭笑到尾

特別意外的點,是導演加入了全知觀點的旁白

像是個說書人一樣

 

也許大家會覺得用旁白說故事,未免也太不電影感

電影不就是用畫面說故事才會有藝術性嗎?

但黃信堯一樣維持著他相當獨特的旁白風格

就如同他過去的紀錄片 沈沒之島、唬爛三小等片一樣

常常旁白一出現,現場就可以聽到笑聲

先不論他的藝術性這光是娛樂性就可以徹底滿足觀眾

 

 

黃信堯對於底層人物的描繪

可以說是是非常的深刻且寫實

相信目前台灣沒有導演可以像他這麼熟悉這些底層人物

加上陳竹昇以及莊益增兩人的本質就非常的符合劇中角色

所以整體更加寫實

 

台灣另一位拍攝底層人物的導演張作驥

風格可以說和黃信堯迥異,而他們拍攝的人物雖然都是底層

但性質上也差異非常大

黃信堯片中的人物總有聽天命的感覺,也因為如此

所以他們發展出另一種苦中作樂的功力

截然張作驥的人物不同,因為張的電影總是讓人覺得沈重

人物像是活在一攤爛泥一樣

 

大佛長片和短片的差異

在於長片的結局處理方式

採取一個荒謬又較沈重的方式

步調比起前面有些緩慢,可能會讓一般觀眾覺得有落差

也是讓我覺得有些還不滿足的地方

在陳竹昇死了之後,莊益增只有痛苦承受

並沒有做出什麼反叛老闆的行為

這等逆來順受的反應當然是真實的

不過電影觀眾有時需要的未必是真實的反應

我這時反而希望莊益增能做出些舉動反擊

即使是虛張聲勢也好

 

整部片的配樂都是林生祥做的

我想台灣除了林生祥之外

應該沒有其他人的音樂能跟黃信堯這麼搭了

兩人的創作一樣都充滿了非常純粹的在地性

 

而最後大佛傳來敲擊的聲音

以及變成廢墟的雕像工廠

雖然隱喻了反叛勢力的老闆淒慘下場

但這反擊卻不是透過劇中主角的力量

有種借助巧合的力量

巧合放在開頭觀眾可以接受

像是偶像劇男女主角總是要在轉角撞在一起

但放在結尾就會讓人思考他的合理性

 

攝影方面還是要說一下

鍾孟宏在攝影方面依舊喜歡zoom in

真的讓人很出戲,明明是兩人很有意思的對話

不需要再如此下重手

 

最後期待這部片在上片時

可以有不錯的票房

我認為台灣民眾普遍喜歡小人物苦中作樂的樣貌

像是海角七號就是成功於此

也希望台灣能夠更接受不一樣的電影

畢竟台灣一直有很多優秀的導演需要在影展之外的地方被看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